名词解释题
1. 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形式的地理数据输入,处理和应用的技术系统。或:地理数据的管理和分析的应用技术。
2. 点数据类型:在二维或三维空间上的一个定位数据单元。
3. 矢量数据模型:是一种面向空间实体的二维空间模型。
4. 叠置分析:当对同一地区,同一比例尺的几种多边形要素的数据文件进行叠置处理,从而产生具有多种属性的多边性或进行多边性范围的属性特征的统计分析,称为叠置分析。
5. 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形式的地理数据输入,处理和应用的技术系统。或:地理数据的管理和分析的应用技术。
6. 链式编码:栅格数据编码的一种方法;它将线状地物或区域边界由某一原点为起点在基本方向的单位矢量给出每个后续点位于前继点可能的8个基本方向之一,每个方向可由三个比特表示;单位矢量的长度定为一个栅格像元。
7. 拓扑关系:图形在保持连续变化状态下,图形关系保持不变的性质.或空间实体之间的关系.
8. 缓冲区分析:即根据数据库中的点,线,面实体,在其周围建立一定宽度的缓冲区多边形;称为缓冲区分析。
9. 数据压缩:为了减少数据量,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对原始数据进行综合取舍.
10.链式编码:栅格数据编码的一种方法;它将线状地物或区域边界由某一原点为起点在基本方向的单位矢量给出每个后续点位于前继点可能的8个基本方向之一,每个方向可由三个比特表示;单位矢量的长度定为一个栅格像元。
11.叠置分析:当对同一地区,同一比例尺的几种多边形要素的数据文件进行叠置处理,从而产生具有多种属性的多边性或进行多边性范围的属性特征的统计分析,称为叠置分析。
12.缓冲区分析:即根据数据库中的点,线,面实体,在其周围建立一定宽度的缓冲区多边形;称为缓冲区分析
13.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海量地球信息对地球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并利用它作为工具来支持和改善人类活动和生活质量。
14.数据流程:反映了数据采集、经过预处理,进入计算机系统,在系统中存贮、传输,并经处理后从系统中输出的全过程。
15.数据库设计:将现实世界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着的数据抽象成数据库的具体结构的过程。
16.数据字典:是用于描述空间数据库中各层数据的属性与组成的规范性文件。